【力甄英辯小組營隊 – 未來辯士班回顧】

§讓英文辯論門檻不再是 [英文困難度] x [辯論複雜度]

凡事都有既定的定義或標籤,對許多人而言就是多了份安全感。在力甄團隊的眼裡,這種習慣限制了社會的視野,更無法讓師生關係更緊密並產生雙向互動。英文辯論也不例外,其門檻時常被誤解成英文肯定要超好,例如會考PR99、學測滿級分、多益滿分、托福破百(滿分120)的學生才能挑戰,辯論甚至被歸類為喜歡吵架或好戰的人才比較適合。

這無疑對於更廣泛的思辨學習、練習與實踐,造成極大的學術和心理障礙。

墨家精神與西方文化對「教育」和「溝通表達」的堅持,是力甄至今不惜一切去推廣的。在這過程中,我們面對外人因不理解而貼上的一些標籤,但也得到了不少的鼓勵與肯定。因此,我們舉辦這次營隊最大的目標就是從 [英文困難度]x[辯論複雜度] 的思維,變成 [英文]+[辯論] 的跨領域活動!

思辨可以很廣也可以很窄,但精髓的掌握需要靠不斷的3P(presentation, practice, and production)才能有效達成。也因為如此,我們在課程的第一、二天規劃了英文應用熱身、辯論流程探討與分析、以及資料判斷課程,並穿插了許多小型練習與作業。

§108 課綱、探究實作 X 英語辯論

從報章雜誌上,我們看到108課綱與探究實作的精神,常因升學體制、考試壓力或既有學習文化等因素牽制,而難以被廣泛落實在正規的課堂中。這次,透過營隊的方式,我們有機會將探究精神大膽得融入課程設計裡。

這次未來辯士班的學生組成以高中生為主,多數正煩惱該在學習歷程檔案上寫些什麼,因此我們在第三天的課程中,花了一些時間向學生解釋英語辯論與108課綱(或是探究實作)之間究竟有何連結:事實上,學生在準備一場英語辯論的過程中,從「發現、界定問題」一路至「提出立場與解決方案」,她們著實已走過了一場探究與實作的旅程。

來自北中南,橫跨國中小的英語辯論進階課程。第一排左一為楊仕任老師、最下排右一為謝啓勻老師。

§素養? You decide what you want to debate!

在倒數第二天的課程中,每個學生都提出了一項自己有興趣的議(辯)題。經過投票後,最終以「Schools should start (first class) at 9:00 AM」成為了本次營隊的Full Rundown模擬賽題目。學生們利用辯論基礎架構,搭配營隊中所學的邏輯推理、證據強度分析與講稿寫作能力,讓她們的想法漸漸成為具有可行性的解決方案。

從早自習時間的挪動、教師在縮短上課時數後的授課調整、課業壓力與身心健康,一直到學生生涯探索與選擇等等,學生們無不在這些面向上提出他們的想法,並與反方辯士進行激烈的交鋒。

此外,在準備過程中,學生們運用英文科、社會科、甚至是數學科的數據判讀能力,去尋找可用的證據資料並形成有力的論述、方案,以試圖解決是否該延後上課時間這個問題。學生們利用既有學科知識去解決生活中所遇到的問題,與108課綱中所強調的「素養」精神不謀而合。

§結語

因為疫情,這次我們不得不轉換成線上課程,也意外的讓來自台灣各地的學生能聚在一起討論和上課。我們特別感謝南高屏區、中部、以及北部的家長學生們對我們的信任,讓我們透過課程破解了大眾對英文辯論的迷思,以及因他人不解而受言語攻擊的「思辨」精神。

看見學生討論中的喜悅、科技的靈活應用、逐漸願意主動開口討論的moment、英文辯論真正交鋒時的這些畫面,我們實在難以掩蓋心中的雀悅與感動。四天說長不長,但若多數同學都能從這次的營隊中帶走一樣禮物或要件,無論是辯論技巧、知識、價值觀的改變,抑或是一段與同儕間開心互動的回憶等等都好,就是對我們老師來說最開心、最具有回饋價值的事了!台灣要變好,需要更多的人願意以簡單易懂的論述去解釋給大家聽,而在必要的時刻為對的事情而辯!

We debate to build nations. How about you?

作者:
楊仕任 老師
美籍台裔、陽明醫學系畢,現任力甄教育專任教師、高中英文辯論教練、多領域英文講師。擅長建立學生自信與語言應用習慣,讓英文成為看世界的媒介。

謝啓勻 老師
力甄教育專任教師。目前為台大外文系學生、師培生,並擔任英語辯論協同授課老師。